俄美罕见达成共识 中方呼吁完善执行机制中祥配资中祥配资中祥配资
近日,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安全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上提出一项重要建议:在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到期后,美俄双方可延长该条约一年有效期。在此期间,两国将继续遵守条约核心条款,特别是关于削减核弹头数量的规定。这一提议立即获得美方积极回应,白宫证实特朗普总统已获悉此事并表示赞赏。 值得注意的是,美俄两国在军控问题上达成共识实属罕见。中国外交部随后发表声明,在肯定美俄积极态度的同时,也指出了当前协议存在的关键问题。发言人强调,当务之急是确保条约现有条款得到切实执行,而不仅仅是讨论延期问题。中方建议,任何后续安排都应通过法律形式确立,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。 作为美俄间仅存的核军控协议,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对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该条约最初签署于2010年,原定10年有效期,后经协商延长至2021年。然而近年来条约执行情况堪忧,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曾单方面宣布暂停履约,导致原本严密的核查机制陷入停滞。普京在讲话中特别指出,完全放弃这一重要条约将是一个战略错误。他表示,只要美国保持克制,俄罗斯愿意以诚意履行相关义务。这一表态既展现了俄方的灵活性,也为未来谈判预留了空间。 分析人士指出,特朗普政府此次的积极回应令人意外。考虑到其美国优先政策和对多边协议的一贯态度,这种转变背后或有更深层次的考量。国际社会需要保持警惕,关注美俄双方后续行动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进一步指出,有效的军控协议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:可核查性、不可逆性和法律约束力。目前美俄的互动仍停留在原则性表态阶段,缺乏具体实施方案。特别是普京提议中提到的继续遵守核心限制缺乏明确定义,也没有说明如何验证履约情况。这种模糊性正是国际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。 历史经验表明中祥配资,缺乏有效执行机制的军控协议往往难以持久。要真正维护全球战略稳定,需要各国拿出实际行动,而非仅仅停留在外交辞令层面。如果美俄不能以身作则,切实履行承诺,全球安全环境不仅不会改善,反而可能因互信缺失而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